《阿富汗排爆先锋》:战争废墟中的生命守护者

硝烟中的奥斯卡遗珠:你可能错过的战争片神作
2019年上映的《阿富汗排爆先锋》由加拿大导演丹尼尔·罗比执导,改编自真实排爆部队档案。
这部耗资2000万美元的影片在翠贝卡电影节斩获观众选择奖,却因题材敏感在奥斯卡遭遇冷落。
主演安东尼·麦凯(《复仇者联盟》猎鹰扮演者)为角色增重15公斤,在50℃高温中完成所有实景拍摄。
生死60秒:用剪刀决定命运的战争游戏
故事聚焦2012年坎大哈省,北约排爆专家詹姆斯带领当地民兵组建阿富汗首支排爆队。
当传统扫雷器遭遇塔利班的新型压力炸弹,一场用剪刀拆解汽车炸弹的戏份让影院响起集体惊呼。
最揪心的是新兵阿卜杜勒的成长线——从看见炸弹就逃跑的牧羊人,到用身体掩护儿童的人肉盾牌。
角色解剖:三副面孔下的战争人性
詹姆斯(安东尼·麦凯饰):酗酒专家的救赎之路,藏在防爆服里的PTSD颤抖只有特写镜头能捕捉
阿卜杜勒(新人演员阿里·哈希米饰):左手《古兰经》右手排爆钳的信仰冲突,跪地祈祷时炸弹倒计时的声效设计绝妙
女医生莱拉(格什菲·法拉哈尼饰):头巾下的弹片取出手术,用手术刀与火箭弹完成另类"性别之战"
社交媒体热议:那些让人破防的瞬间
@电影考古学家:"阿卜杜勒用牧羊鞭绑住炸弹的镜头——祖先的智慧比金属探测器更可靠!"
@军迷小白:"防爆头盔GoPro视角太真实了,拆弹时听见自己心跳声的收音处理值得拿技术奖"
@和平主义者:"片尾字幕'阿富汗平均每天引爆3个简易爆炸装置'比任何特效都震撼"
为什么它比《拆弹部队》更值得一看?
当好莱坞都在拍"白人救世主"时,这部电影让阿富汗人自己拿起剪刀对抗死亡。
那些被炸飞的假肢道具,其实都来自喀布尔医院的真实捐赠。
下次当你抱怨手机信号差时,想想那些在信号干扰器旁拆弹的人——这或许就是战争片存在的意义。
评论